2012年台灣燈會辦在彰化鹿港,由黑馬鴿舍 陳清調 熟識的友人帶領前往拜訪當地著名的 木雕大師 --- 李秉圭 先生。



2012年鹿港燈會 主燈




-




代代彰顯   館長序


 


   

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欣逢建國百年,新館於九月十八日正式啟用後,於開幕系列展中,特別邀請國內第一屆榮獲「薪傳獎」的民族藝術大師李松林與其兒子李秉圭兩位大師辦理「國寶薪傳藝術大師李松林與李秉圭父子聯展」,作為新館啟用重點系列活動之一,意義深遠,更代表著美學館從過去社教館時代,到如今重視常民藝術與文化,讓社教乃至於美學能不斷的為國家發光照耀。


     李松林、李秉圭父子是台灣少見的木雕世家。道光年間,克鳩公從福建永春渡海來台,參與鹿港龍山寺的修建,從此,定居鹿港。李家一百五十餘年,五代相傳,世世以木雕為業。李松林於民國七十四年榮獲教育部頒發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,並於78年評定為民族藝師。這是官方對傳統工藝認定的第一代代表人物。李秉圭也於86年獲第五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。傳統工藝的傳承常是以家族為中心,是父祖也是師徒。李松林十三歲從伯父世順學藝,十八歲就獨當一面,參與鹿港天后宮的木雕修建。秉圭則是耳濡目染,受到父親親自的調教。成語「克紹箕裘」,說的是成功地子繼父業。父子兩代為李家的木雕世業,推向完美的成就。



 


 



台灣木雕創作,常是依附在宗教信仰的寺廟和大戶人家的建築。做為匠師,發揮自我,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。李松林在台灣的木雕史上,最為藝林稱的是把傳統木雕推進入純觀賞用的藝術品,也就是台灣還沒有專門培養藝術教育的制度下,將傳統工藝轉型成了藝術創作。這在一九三○年代,藝術資訊貧乏,就能創造出鹿港黃家的金銀廳隔屏及參展台灣博覽會;為雅俗共賞的整塊木雕螃蟹,取材於家鄉生活,乃至於域外的耶穌苦像,以至於晚年保有斧鑿刀蹟的佛祖、觀音、濟公像,都不是傳統木雕所規範,卻是從傳統木雕出發的一代大師風範。


     李秉圭做為一個家業的繼承者,長期浸染於父親及祖上的家風,又能比前輩擁有更多的新世代社會資源。相對地,又要如何跨出先人的藝業的範疇,卻也是一大自我挑戰。展現在作品的風格,他是有了更新的造形的觀念,他能從唐宋人的佛菩薩造形,敦煌風的飛天樂舞,乃至密宗化身女性菩薩的綠度母,跳脫出台灣一地的鄉土所能侷限。佛陀、觀音、達摩的形象,雖是宗教的產物,他刀下卻是出於人為的心目中理想。例如觀音,從傳統既有的造形出發,又參合當代有親和力的人間女性典範。佛祖、達摩衣袍的簡潔化,飛天、佛手蓮花的純觀裝置,這都是與時代推移,踏出的一步。


     做為木雕之外,李家的小木作也別具一格。一九二一年,李松林參與父伯一輩,為鹿港辜家大廈(今鹿港民俗文物館)所完成整套家具,將近百年,猶如新樣。近日,李秉圭創作的案台,更具有現代專業傢俱的精到設計處。


      本次展出要特別感謝李秉圭先生的襄助,提供國寶級水準的之作品,除了展出李松林大師木雕作品11 件與其自己的作品46件,更有30件本人豪放粗曠的揮毫作品,讓本館新館啟用系列活動增添不少光彩。


 



李秉圭 大師 (中)


-




 鹿港老街 -- 松下齋


 李大師之父 -- 李松林 先生


 李大師之父 -- 李松林先生 藝術創作年表


-


-


 


 以下為李大師 的作品


-






-


-


-


-


-


-



家中世代從事木雕行業,父親為第一屆民族藝術藝師 李松林 先生,李秉圭成長在木雕的環境中,長年耳濡目染,自然對木雕產生濃厚的興趣。二十多歲服役後,即隨父親 從事木雕,三十多年來醉心於傳統人物與宗教人物的創作。除因家學淵源外,對於中國文史、書畫藝術的執迷,將國學書畫融合於木雕創作上,使其木雕逐漸的成長圓熟。




李大師 親筆簽名

 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莊鐙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