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趟前往大陸探訪好友是3月份,後來有鴿友向本人引進鴿子,希望本人能抽空過去一趟,並給予配對及保健的指導;加上好友張禮明、 江 先生、 李 先生…等人也希望本人再過去為其種鴿接種疫苗。所以在上個月22日,便搭機過去香港,再轉往深圳;當天約下午4點到達深圳龍崗,由好友張禮明與黃會長及鴿會幹部接待,所以隔日才展開行程。
好友張禮明將自家事業結束,另將廠長聘回當專業教練,因為她從學校畢業後,就在張禮明的工廠工作,在愛才惜才的情況下,將其聘回繼續為另一項事業打拼。
張禮明的鴿子原養在自家工廠裡,後因結束事業,而將工廠賣出後,就將部份鴿子養在深圳龍崗信鴿協會(註)的 黃會長 處,黃會長今年四十餘歲,目前已退休,且專心致力於鴿會的運作,所以鴿會的成長、茁壯是需要有專業、有理想的人士來經營才會成功。
早餐後,便開始種鴿防疫工作,因會長的鴿舍為台式鴿舍,原以為種鴿的健康狀況應該不錯。但在看了其種鴿狀況後,發現健康程度不佳,連上次我寄過來的種鴿狀況也同樣不好。原因在於他們的習慣是在種鴿舍下方飼養雞隻,這對台灣的養鴿人來說,是很不可思議的行為。我問:這些雞有做疫苗嗎? 對方答:沒有。於是本人便建議,為了種鴿健康著想,須儘速將雞隻移開。
300多隻的種鴿在11點多便完成疫苗的接種工作,黃會長等人對於本人接種疫苗的技術純熟非常驚訝。而且以往他們的鴿子是由防疫部所做的疫苗,是打在肚子上,在接種完疫苗後,不久,便開始出現疲累、虛弱、嗜睡….等症狀,甚至是死亡。對方只給了一句是 病毒 感染,因此損失了不少好鴿子。
而本人所給予施作的疫苗並未出現上述情況,這時本人才告知此疫苗非一般雞用疫苗,而是歐盟所開發專為鴿子使用的疫苗;加上開發疫苗所費不貲,所以在疫苗的製作成本也相對較高。
好友 張禮明請本人也順便檢視一下黃會長的種鴿,結果一樣把雞養在種鴿舍下方。在簡單地檢查過後,發現黃會長的種母鴿狀況尚可,但100餘隻種公鴿的狀況就普遍欠佳。由於先前攜帶疫苗時,未將黃會長的種鴿列入施作對象,故僅多準備50隻的疫苗量而已。這時好友張禮明便開口請本人幫忙黃會長,既然好友都開口請託了,於是看在好友的面子上,也一併處理黃會長的種公鴿疫苗。
有句話說:「前人種樹、後人乘涼」,但此次本人的大陸之行卻不是這種感受。反而是「前人擺爛、後人受害」。原因是近年來隨著大陸鴿界的蓬勃發展,許多台灣鴿界名人也相繼前往。早年大陸鴿友對來自台灣的 “天落鴿” 很有興趣,後來改買拍賣會的鴿,或是針對入賞的選手鴿來購買。
如雲林的鄭姓、前高雄縣的鄭姓、高雄市的林姓…等台灣鴿界名人,現在在台灣及大陸的雜誌上,都還看得到他們的名字。他們把一隻冠軍鴿的直子標價25萬人民幣,黃會長與鴿會幹部合資買了超過20隻以上,但卻沒有一隻能發揮。黃會長向這些商人反映,結果獲得的答案只是一句話 -- "你們的養功不佳"。何謂養功不佳?
若真是如此,那商人理應指導買家如何將該鴿的特性發揮出來,畢竟自己的鴿子自己最清楚鴿性。而不是一句 "養功不佳" 就想打迷糊仗。再者,一個鴿舍裡,不只有這些商人的鴿系在其中。如果一場賽事下來,這些高達25萬人民幣的名鴿下代竟然比不過同舍內其他鴿系的話,那這樣還用不負責任的話來搪塞買家,實在是說不過去。
類似的情況已讓許多大陸鴿友對台灣的鴿子沒信心,所以黑心商人造成的就是「前人擺爛、後人受害」。
(註)
龍崗鴿會為目前廣州、深圳獎金最大的鴿會,賽制也與台灣類似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↑香港機場與地鐵是相通的,左側為機場,右側為地鐵入口
↑香港機場通往地鐵的入口處 (左側玻璃門)
↑龍崗信鴿協會 黃會長 (左),攝於其所經營的鴿店內
↑黃會長(左)
張禮明(右) -- 前香港賽鴿協會 副會長
↑鴿店外一景,是不是與台灣的鴿店型態有點類似 ?
↑牆上掛了許多入賞鴿照
↑鴿會活動花絮
↑黃會長的鴿舍

↑台式的選手鴿舍,張禮明的鴿舍
-
-
↑降落平台也與台灣的選手舍一樣
-
↑右一為黃會長之妻
右三為張禮明之教練(前工廠廠長)
左四為黃會長
左五為張禮明
其餘均為鴿會幹部
-
↑人力計程車
↑人力計程車的雨蓬收起狀。右側的人力三輪車亦是相同功能。
在廣州、深圳由於禁止使用機車,僅能使用電動機車或轎車。許多台商所投資的機車相關產業都血本無歸,這可說是官商勾結的結果。